時間:2018/12/24 14:41:47 來源:36氪 責任編輯:時氪
【摘要】 擁有一千多年歷史的咖啡,突然在中國市場“心跳加速”了。最近兩年,中國市場不僅涌現(xiàn)出了接連融資的本土咖啡品牌,更有老牌國外連鎖“攻城略地”打外賣戰(zhàn)。
擁有一千多年歷史的咖啡,突然在中國市場“心跳加速”了。更近兩年,中國市場不僅涌現(xiàn)出了接連融資的本土咖啡品牌,更有老牌國外連鎖“攻城略地”打外賣戰(zhàn)。
在全球咖啡市場增長放緩的情況下,中國成了 為重要的市場。據倫敦國際咖啡組織數(shù)據顯示,中國市場的咖啡消費增速高達15%,而全球增速僅為2%。對比同為亞洲人口味的日本人年均消費200杯咖啡,中國人年均消費5杯-6杯仍有巨大的空間。
今年,中國咖啡市場的大爆發(fā)主要集中于互聯(lián)網品牌與咖啡外賣的混戰(zhàn)。但事實上,精品咖啡也在悄然萌芽,與眼花繚亂的互聯(lián)網營銷與低價折扣不同,精品咖啡走的是一條“文藝”路線,補齊中國市場缺少的咖啡文化鋪墊。
中國的咖啡市場是由速溶場景而興起的,直至今日速溶咖啡仍占據了中國咖啡70%左右的份額。2017年,隨著一大批“大眾”互聯(lián)網咖啡品牌涌入,中國咖啡迎來了加速發(fā)展,便利店、連鎖咖啡店等出現(xiàn)在大街小巷并開設外賣服務。
盡管目前咖啡行業(yè)已被連鎖咖啡占據大半江山,但精品咖啡仍存在很大機會。根據市場調研機構QYR分析統(tǒng)計,2014-2020年,中國精品咖啡豆進口額平均增長率將達到9.6%,消費升級趨勢明顯;此外,歐瑞國際分析師YuLimin觀察發(fā)現(xiàn),在中國市場許多小品牌和獨立咖啡正在崛起,注冊數(shù)量呈爆炸性增長。這在某種程度上也代表了連鎖咖啡品牌已無法完全滿足中國消費者,他們已經開始尋找異于連鎖店提供的咖啡。
如果從消費場景上來看,中國仍缺少線下的體驗,尤其是在大眾咖啡市場將中國消費者的喝咖啡習慣培育起來后,將會趨向回歸咖啡的本質:口感與體驗。伴隨著消費者對咖啡文化的認知改變,精品咖啡必然就會出現(xiàn),滿足中高階層消費者對于口感以及環(huán)境的追求,傳遞咖啡文化。
精品咖啡不止是一杯飲品
在美國,精品咖啡已經有了一批忠實的高端消費者。根據美國咖啡協(xié)會的統(tǒng)計,精品咖啡市場的份額在美國已經達到20%,不乏涌現(xiàn)出了BlueBottle等知名精品咖啡。
精品咖啡與星巴克、costa等商業(yè)化咖啡的區(qū)別體現(xiàn)在,不僅要提供好的設備、優(yōu)秀的咖啡師、精品咖啡豆、手工沖煮方式,還有咖啡文化的普及、空間設計、場景體驗等等。精品咖啡面向小眾人群,比如需要有第三空間的白領商務人士、對口感 追求的咖啡發(fā)燒友,以及熱愛在咖啡館消磨時光的文青。
中國也出現(xiàn)了一批精品咖啡比如ROSEONLY集團旗下高端精品咖啡品牌GREYBOXCOFFEE,彌補中高端尤其是對lifestyle有追求的消費者,對于好咖啡、承載文化的線下場景的需求。
一方面,通過品質與“文化”的維系,精品咖啡擁有一大批忠實且有購買實力的消費者;另一方面,精品咖啡高定價帶來了更高的利潤空間。
成立于2016年的GREYBOXCOFFEE,目前已經在全國9個城市開出了20家門店。如果在嘉里中心、IFC這樣的高端購物中心或寫字樓,你看見灰白“性冷淡”風格的門店,那就是GREYBOXCOFFEE。
在精品咖啡店中,每一杯咖啡不僅是飲品,同樣與整個門店一同構成了“咖啡藝術品”。在原材料與設備方面,精品咖啡與星巴克等采用意式咖啡機完全不同。以GREYBOXCOFFEE為例,堅持選用SCA評分80分以上的咖啡豆、進口牛奶以及高端的設備,由SCA認證烘焙師來親自烘焙,呈現(xiàn)每款咖啡豆不同的風味??Х葓F隊里還有2017年世界咖啡師大賽 DaleHarris,負責咖啡師培訓和咖啡配方升級,嚴格把關每一杯咖啡出品。
僅有一杯口味“100”分的咖啡,還不足以傳遞咖啡的文化,環(huán)境則是精品咖啡的另一附加體驗。一般來說,精品咖啡店內的設計風格多為簡約風,看起來干凈明亮。
但在選址方面,中國的精品咖啡與國外的品牌存在一些差異。BlueBottle擅于選擇舊工廠、老倉庫、藝術博物館這類“獨立而隱秘”的場所,擁有特有的靈魂。而中國的精品咖啡則是更傾向于選擇高端寫字樓與購物中心。
GREYBOXCOFFEE認為,應該讓精品咖啡成為生活的一部分,在CBD就能喝到精品咖啡和體驗咖啡文化。此外,在GREYBOXCOFFEE的ROASTERS烘焙店內,特別增加精品咖啡教室,消費者可以與咖啡師一起學習咖啡豆的知識,了解精品咖啡的文化,親手體驗咖啡制作的藝術。
回歸藝術的精品咖啡,前景幾何?
在咖啡發(fā)展的過程中,消費者對于咖啡產生了四個層次的需求,即生理-情感-社交-體驗。隨著消費升級趨勢加深,中國消費者對于咖啡的需求將從生理向情感、社交和體驗方向發(fā)展??Х仍谄焚|和口感的基礎上, 終將演變?yōu)閷τ诿篮蒙钇焚|的追求。
在GREYBOXCOFFEE的創(chuàng)始人蒲易看來, 批的咖啡浪潮來自歐洲;第二波商業(yè)咖啡像星巴克,在美國盛行;第三波精品咖啡的浪潮將從亞洲開始,走向世界。
精品咖啡也受到了資本和巨頭的的青睞。在中國市場,2016年GREYBOXCOFFEE初創(chuàng),2017年就獲得融資一億,估值達到一億美金;而在全球市場,雀巢大手筆收購BlueBottle,為咖啡業(yè)務增加砝碼,都可見其熱門。
但擺在精品咖啡面前的問題與其他小眾品類相同,如何在“小而美”以及被更多消費者熟知中保持平衡。
保持隱秘而獨立的問題在于,開一間咖啡館的人力與房租成本都很高,單靠賣咖啡很容易變成“不賺錢”的生意;而如果被過多人熟知,忠實的咖啡愛好者就會擔心品牌被過度商業(yè)化,失去“靈魂”。
但從品牌發(fā)展的角度來看,把倡導的咖啡文化帶給更多愿意在這件事上花錢的消費者身上,或許會影響到一部分忠實消費者追求,但是對于品牌和咖啡文化都是更有意義的。
GREYBOXCOFFEE傳承了roseonly的奢侈品基因和門店運營的經驗快速發(fā)展。據了解,2019年,GREYBOXCOFFEE計劃將線下店鋪將擴增至50家,在以往高端寫字樓和購物中心的基礎上,增加更多特色門店,為精品咖啡愛好者們帶來更 的體驗。GREYBOXCOFFEE定義的不止精品咖啡,還有灌注中國熱血的精致信仰。
咖啡常有,而一個經過積淀與社會角色發(fā)展的品牌和場所卻不多見。特色餐飲不僅要適應現(xiàn)代人的生活方式與品位追求,同時,或許也可以成為展現(xiàn)特色文化的渠道。
(來源:36氪時氪分享)
上一篇:開蛋糕店的必備條件
下一篇:可以加盟的餐飲大品牌